我国第一部针灸学著作是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部分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它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在这部古老而深邃的医学文献中,灵枢主要论述了针灸的内容,因此常被单独提及为针灸学的经典之作该书系统地阐述了经络理论穴位分布针刺手法以及治疗原则等针灸学。

不是灵枢针灸是一套结合脉冲法和针灸法的中医药,在“黄帝内经”的实践中总结为临床实践它已经摆脱了“按穴位治病”的低阶针灸疗法,并遵循精神针灸的原理,实现了针灸的核心方法,达到了最高水平的针灸治疗它具有针灸疗效持久,疗程短,疏通经络,调节身体平衡的特点。

灵枢一名,始见于王冰素问序及王冰的素问注语中黄帝内经分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灵枢一名,始见于王冰素问序及王冰的素问注语中灵枢即针经,主要研究的是针刺问题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以问答形式。

针经是指针灸学中的经典著作,是学习和实践针灸的必读之书针经通常指的是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篇灵枢是一部涵盖针灸理论腧穴针刺手法刺法等内容的重要医籍,是针灸学最早的系统文献,被公认为针灸学术的经典灵枢篇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等经络。

灵枢经白话解读如下1灵枢经强调了人体内的气和血两个重要的生命物质它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血则是营养物质和脏腑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通过调节人体的气和血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灵枢经的核心思想之一2灵枢经详细阐述了针灸疗法它认为针灸是一种。

灵枢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xE768 我来答 分享 新浪微博 空间 举报 1个回答 #热议# 你见过哪些90后家长教育孩子的“神操作”?ifwulcb1531 201611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太多了,疼痛,皮肤病,妇科病,都可以 5 已赞过 已踩过lt。

从黄帝灵枢经和针灸大成上的穴位可以看出,人体穴位的名称,多来自山川丘陵河谷的名称,如海河溪沟地井泉池泽渊渚山,丘陵谷等。

针灸放血在中医临床正式的称呼叫做“刺络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据统计,内经中有48篇其中素问有20篇,灵枢有28篇涉及到络病及刺血疗法,其内容不仅包括刺络疗法的临床应用,而且对刺络施术的工具,刺络的机制治则,刺络操作手法,刺络疗法的适应病证禁忌证,刺络后的反应包括。

灵柩和素问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本是两部独立的著作,两书名一直分别使用,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两本书中灵柩是叙述式写法,是写针灸经络的素问运用一问一答式的写法,是写脏象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汤液的灵柩简介 灵柩又被称为黄帝内经。

是真的,但要自己慢慢去学,我都是用这个把脉,发高烧,感冒,肚子急痛直接把脉点穴,不到2分钟就好了真的想学把脉可以学。

真正诞生时间应是新石器时代,内经 素问载有砭石治病,这最初是用于刺破脓疡,刺络泻血之用这就是针灸的起源 从战国至秦汉时期,以内经成熟为标志,形成了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其中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和系统,故灵枢又被称作针经。

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它如明代的针灸节要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书皆有论述而针灸大全徐凤氏又推而广之着“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诀”,学者多为习诵。

天指上言,指结喉突起穴于结喉下宛宛中,主治咽喉疾病,针此可通利肺气,使其爽利通畅,因名为天突别称玉户天方,出灵枢·本败论中,属任脉定位归经位于颈部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左右右分别是胸骨舌骨甲状肌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皮下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下。

另外,对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证,临床上多采用平补平泻,针灸得气后施用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昏迷等,患者不能配合治疗,操作者必须细致观察客观指征,以疗效为主要依据正如灵枢·小针解第三指出“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言补者必若有所得也,泻则恍然若。

1病在气分,不宜刺络放血素问#8226调经论篇“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灵枢#8226邪气脏腑病形“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2虚证更要慎用或禁用刺络放血疗法灵枢#8226五禁“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

其实但说针灸专业的书我推荐针灸大成灵枢针灸甲乙经这些古典的基础你要花一辈子去揣摩,既然是中医,基本的望闻问切还是一定要学的,中医古典著作必须烂熟于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而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如今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

灵枢共有九卷,八十一篇成书于战国时期,目前普遍认为其不是一个人写成的,而是众医智慧的合集就在这短短的八十一篇里,讲了九针以及针刺方法,经络穴位系统,四时诸病的针刺方法,针灸补泻以及脏腑疾病的诊断治疗,如望诊,脉诊等,还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针灸经络的奠基书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