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胃病,针灸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针灸哪些穴位呀!别着急,我这就分享一篇针灸治疗脾胃病选穴的文章! 针灸治疗脾胃疾病,疗效确切,特别是脾胃为主的慢性病,如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多可取得好的效果现在把常见的适应证,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满泄泻便秘呕吐等方面,辨证归纳于下;针灸时常用的人体穴位1攒竹眉头凹陷中2睛明目内眦旁01寸3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于眶下孔凹陷中4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5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6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7安眠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翳风穴位于乳突前下方;穴位,亦称之为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学就是研究有关腧穴的位置,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用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的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砭石来砥刺放血;中医针灸取穴的四个方法 一近部取穴 腧穴在什么部位,就能主治这个部位所发生的内外病证,尤其是头及躯干部的腧穴多以治疗局部病证为主比如,面部手部的穴位利于面手部局部的皮肤美容,单纯性肥胖以腹部肥厚明显者应取腹部的穴位,脘腹部穴位能治疗消化道胃肠疾病,妇女经带病少不了腰骶部少;针灸穴位有361个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一毫针刺法是利用毫针刺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1定穴和消毒以选定耳穴作为针刺点,针刺前耳穴必须严格消毒,先用25%碘酒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待酒精干后施术2体位和进针 一般采用坐位,如年老体弱病重或精神紧张者宜采用卧位,针具选用2630号粗细的0305寸长。
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攒竹睛明四白印堂百会风池安眠桥弓肩井脾俞胃俞腰眼气海关元曲池内关外关合谷足三里 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重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以下36个穴位不能乱扎,其余的没问题,特别是四肢上的穴位是练习针灸的绝好位置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
针灸养生经常用到的主要是五大穴位,四总穴歌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深入浅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与主治,后世又加上内关穴,这五大要穴对全身起到了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针灸中乙经记载经穴349个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增加5穴,计354穴 针灸大成谱加5穴,计359穴 针灸逢源计361穴 目前国家标准记载 362 个穴位 2针灸的治疗作用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3针灸治疗原则 1补虚泻实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
本法也是临床运用最多最广的方法,如巓顶痛取百会,额头痛取印堂,耳鸣取耳前三穴,腰痛取肾俞等均属此类很多人粗学针灸,只会取阿是穴治疗,虽亦有效,但终需进一步学习提高,才能有所成就 2循经取穴 指沿着病变所处的经脉取穴,即所谓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掌握循经取穴必须首先要熟练掌握十四经脉循行及;16 十二指肠溃疡,艾灸的话以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19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灸关元子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