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化脓灸瘢痕灸 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 操作;多用于补虚而少商十宣等穴位具有泻邪作用,多用于泻实3针刺手法 针刺补泻手法,是进行补虚泻实治疗的主要手段上述补泻手法是古今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要想取得满意的补泻效果,必须按照上述方法在临床实际中认真加以体会,才能掌握其真谛,以确保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针法针疗民间医学的一种疗法,除传统的针灸方法以外,更多的是用针挑法放血法以及将药物做成艾卷,按穴针之如清代张廉麻疹阐注记载“凡遇闷痧,分其顶心细看,有红筋红瘰,挑破即出”又如民间流传治小儿疳积,可针挑四缝穴针刺的原则和方法包括针刺手法和针刺疗法两方面;针灸单穴治病36绝招 1穴名下都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 取穴方法手背四五指缝尖上五分处 主治发烧 手法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 2穴名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 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动过速 手法揉按12分钟6070分 3。
针灸的操作手法提
另外,在进行点刺放血手法时也无需留针还有一些腧穴常用快速针刺法,亦不必留针二出针 出针法是指针刺完毕后,将针拔出的操作方法出针时应先以左手拇指与食指或食指与中指持无菌棉球按压被刺腧穴周围的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退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或将针轻捷地直接向外拔出针灸大成。
针灸操作手法评分表
1、说明专业医学知识与专业技术,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概述温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针柄灸法在中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操作方法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针刺得气后,将针。
2、1毫针的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一般临床以粗细28~30号032~038mm和长短为1~3寸25~75mm者最为常用短针多用于耳针及浅刺中之用,长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穴位的深刺和某些穴位作横向透刺之用\x0d\x0a22进针法\x0d\x0a\x0d\x0a1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
3、针灸补泻艺术 精确穴位与感应气感的融合是核心补法,静心而入,轻插徐出,久留不离,疾出如风泻法,节奏有致,透皮疾进医者需心手合一,患者需屏息配合补气如春 补法要求深浅适宜,针感如徐徐春风,以轻柔手法引导经气流动患者吸气时,针应徐徐入穴,呼气时留针,以促进气感生成泻法如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