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女士自述患有颈椎病好些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愈发严重,脖子常常有僵硬感,后脑沉重,严重时头部都不能转动,偶尔还伴有视物迷糊等症状。不堪其扰的汪女士最后下决心来找李国富大夫看一看。

  李大夫仔细为她检查了颈部周围,按按揉揉,最后选中一个点进行针刺。20分钟后取针,汪女士起身后摇摇头,动动肩,随即喜出望外,明显感觉到久违了的舒爽,自述眼睛现在也清亮了许多。

  事后,李大夫对汪女士说,刚才选取的穴位,是风池穴。

  风池穴的位置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此穴对治疗汪女士的这类颈椎病颇有疗效,以后在家里也可以自行揉按,以缓解颈椎、落枕等问题。

  神奇的风池穴

  李大夫说,风池穴最早记载于中医经典著作《灵枢?热病》篇,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是风邪蓄积的地方,故名风池。也说风,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故名风池。

  中医学理论认为,自然界风气盛,以春季为主,风太过则为“风邪”, 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风邪致病,常出现怕风、发热、头晕头痛、颈项僵硬、面肌麻痹、口眼歪斜、风疹、荨麻疹、关节游走性疼痛等症候,且风邪易与寒、暑、湿、燥、热、火等外邪相合致病,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为暑风,与燥合为风燥,与火合为风火,这里多指的“外风”。

  另一部分因“热极生风”、“ 血虚生风”、“ 肝阳化风”等“内风”引起,可发生癫痫、中风、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等病症。所以中医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而风池穴擅长预防治疗一切与“风”相关的疾病

  按摩风池穴有哪些作用呢?

  1、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等。

  2、治疗头痛,眩晕,热病,伤风感冒,颈项强痛,目赤肿痛,目泪出,迎风流泪,夜盲症,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瘿气,落枕,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视神经萎缩等。

  3、缓解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失眠、宿醉等

  常见疾病穴位搭配:风池穴配合谷穴、丝竹空穴治偏正头痛;风池穴配百会穴、太冲穴、水沟穴、足三里穴、十宣穴治中风;风池穴配脑户穴、玉枕穴、风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视。

  自行按摩常见手法有哪些?

  按摩法:风池穴的按摩方法多采用点按法或指揉法或捏拿法,用两拇指指尖或指腹分别按住两侧风池穴,其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或点按或掐揉或捏拿各50下。

  热敷法:可用盐包、艾叶包或祛风通络药包加热敷在穴位处,每次约10-15分钟,每日1到2次即可。

  梳头发:选用木梳或牛角梳,先从前额发际正中向后梳到颈后发根处,再从两耳上方分别向相反方向梳向头部两侧,反复梳理风池穴、风府穴、百会穴、四神聪穴处;也可用手指代替梳子来梳头,边梳边按摩头皮。

  每个部位的动作可重复5~6次,平均每天梳理100次左右为宜。经常梳头刺激这几个穴位,通畅气血,使风邪不得侵入,有利于健脑安神,聪耳明目。

  李国富大夫,师承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详询微信sd6522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