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召开百公里高山骑行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

  我县召开百公里高山骑行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

  

  3月27日,我县召开百公里高山骑行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县委书记熊旭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通过百公里高山骑行道的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城乡统筹,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快乐大田”。县长林金龙、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芳,副县长涂林瑢等一同参加汇报会。

  

  会议听取了上海选泉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林选泉作的百公里高山骑行道规划设计方案汇报,与会人员结合各自实际,对方案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要明确百公里高山骑行道的功能定位,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通过百公里高山骑行道的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把美丽乡村串起来,打造统筹城乡、全域旅游的大格局,建设“快乐大田”。要形成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做好高山骑行道的“线型”走势、沿途驿站等重要节点的布局建设,打造成全县旅游的新景点。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重点突出,密切配合,加快推进高山骑行道建设。各乡镇要按要求,做好百公里高山骑行道的“线型”选择,要结合当地的山川、河谷特色,选好线路;县直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建立相关沟通机制,做好骑行道产业布局;设计单位要正确领会,根据会议内容对规划作进一步的补充、调整、修改和完善,真正把汇报会中大家提出的建议吸收进去,使规划设计更科学合理。各级各部门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排出时间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安排,把百公里高山骑行道打造成亮点工程、精品工程,推动大田经济社会发展。

  

文字:陈有来

  大田:加快推进闽江上游防洪工程建设

  

  (记者:郑宗栖) 3月24日,在闽江上游防洪二期工程(大田县文江段)施工工地上,工人们正加紧推进防洪堤坝及护坡等主体工程建设。该项目是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272万元,新建防洪堤共5.3公里,建有排涝站1座,是一座集防洪防汛、观光道、风光带一体的生态防洪堤。项目动工以来,施工团队发扬“马真精神”,抢抓天晴少雨有利时机,抓质量、赶进度,备料、挖掘、砌挡土墙等工作如火如荼进行。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500多万元,完成土方开挖2.7万立方米、堤身挡土墙1.2公里。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到东坂村送医下乡

  

  (记者:吴联参 通讯员:叶忠煌)3月24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走进桃园镇东坂畲族村,开展“文明共创 医疗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现场为村民义诊。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共有8名医务人员现场服务,义诊范围涵盖针灸科、内科、肿瘤科、分泌内科、肾病科、中医护理等6个项目。

  活动当天,义诊共接待诊疗120余人,发放糖尿病健康宣教、颈椎病康复指导、失眠的自我保障等10余种宣传材料600余份。义务人员还现场教村民拍打操、肩部操、颈部操三种中医保健运动。本次义诊活动为当地村民带去健康的生活理念,有效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

  大田: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

  

  (记者:郑宗栖 通讯员:池秀丽) 3月24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走进大田县建设中心小学,该校1300多名师生乐享“科普大餐”。

  

  此次活动,共展示了23件科普展品和展板,涵盖力学、光学、磁学、数学、电磁、节能环保六大科学原理。活动中,学生们带着诸多好奇,试一试、想一想,边看、边问、边操作,在“玩”中悟出科学原理,体验科普带来的神奇与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大田:全力打造“中国高山硒谷”生态名片

  (记者:林起煌)眼下天气回暖,正是春耕备耕关健时节,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民们抢紧时节忙着在田间松土、布粪、整理土地,确保水稻春播顺利进行。

  去年桃源镇东坂村种植富硒水稻喜获丰收,驻村第一书记吴伟智告诉记者:“去年东坂村3万余斤富硒大米脱销,每公斤卖了24元好价钱,今年村里在外打工人员回到家里把原来抛荒的农田种植富硒生态稻米”。今年一开春,吴伟智引导东坂百姓扩大优质富硒稻米的种植,引进黑米等新品种,采用有机施肥生态种植方式,统一收购和销售,着力打造生态富硒大米产业。

  根据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调查研究,大田县土壤表层富硒土地面积836平方公里,占全县36.4%;送检278个农产品,其中稻谷、生姜、萝卜、红菇、甘薯、葡萄、笋干等农产品均达到了富硒农产品含量标准。2015年10月大田被授予“中国高山硒谷之乡”,县里邀请北大未名集团做了富硒产业规划,同时制定出台了《大田县“硒田”富硒产品公共商标管理办法》,着力推进闽中富硒农产品产业园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富硒大米、茶叶、萝卜等天然有机绿色农业特色产品。

  建设镇香浮村成立了香浮水稻富硒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书记周进乐带领87户167个老农参与富硒大米种植,种植面积达180余亩,年产大米近4万斤,带动村庄老农民增收12万余元。今年春节后,全村30位年轻人回家过年,知道此事后,毅然决定放弃城里生活,回家种植富硒大米和富硒柑桔,水稻面积由原来180亩,计划种植300亩,增加120亩,富硒柑桔种植增加50亩,让富硒大米、柑桔种植。

  近年来,大田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中国高山硒谷”这张生态名片,把富硒产业作为大田县驱动新兴产业,抽调一批专业人员,出台发展富硒产业政策,从2016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400万元,扶持富硒产业发展。依托富硒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大田正举全县之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进大田富硒产业快速发展,打响大田富硒品牌。规划形成“一心一园四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着重打造富硒特色绿色果蔬基地及富硒粮油深加工产业链、富硒茶叶及茶多酚系列产品产业链、富硒食用菌产业链、富硒肉产品产业链、富硒洛神花产业链、富硒中草药产业链和富硒生活方式旅游产业链八大产业链条。

  大田县参赛项目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

  (通讯员:郑彬彬)3月17日至19日,第32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复赛在漳州举办,大田一中老师林启福《走进“海绵城市”活动方案》获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类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大赛。此外,林启福老师还获得优秀科技辅导员荣誉,全省仅有10名辅导员获此殊荣。

  本届大赛以本届创新大赛的主题为“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共有来自全省九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台湾的金门、马祖地区的近300名学生选手和科技辅导员入围复赛。

  大田首批居住证发放

  近日,家住在大田均溪镇凤山东路的高女士、黄先生等八位居民来到大田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领取了自己的居住证。高女士满心欢喜地说:“公安部门出台的居住证政策,给我们这些外来暂住人员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解决了我孩子读书,以及我自己本人办理公交卡、考驾照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居住证制度是福建省公安厅推行的一项便民惠民户政改革新举措。居民只要在居住地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或者连续就读半年以上的,都可到当地派出所办理居住证。持有居住证的居民可以享有与常住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比如公租房申请、孩子就学、出入境证件办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等问题,都随着居住证制度落实而解决。

  在大田做生意的黄先生欣慰地说:“我是陕西省的,在大田做生意。居住证制度很及时,让我今年的新车可以在大田挂牌了。让我们这些异乡人在这儿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省的居住证采用带CPU芯片的IC卡,全省统一样式,由省厅统一对居住证白卡进行加密后下发各地制证,一般自申请之日起,15日内由本人携带《建省居住证领取凭证》到当地派出所领证,有效期一年。

  居住证按照“一地办证、全省通用,换地变更”的要求,对居住证持有人变更居住地住址的,不再重新换发新证,直接将原证中的居住地住址通过可擦写的方式变更为新的居住地住址,实现全省“一证通”。

  大田电视台新闻

  

【来源:大田新闻网、大田公安网、大田电视台、大田旅游局等】

  

  等一个人,陪我去大田

  大田·东林花园3980元/m?2;,即将盛大发售!

  大田第一条铁路开工啦!大田人的一天

  大田县满田春市场检出H7N9,情况原来是这样的……

  大田这个老板太色了……竟然只要……!!

  大田☆济阳第一届稻草人节免费送门票

  大田18乡镇的地名连起来,居然是一个爱情故事!

  白岩公园,狮王争霸!惊艳岩城!

  待到山花烂漫时,一起大田看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