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针灸,是老一辈的中医留给我们后辈的一种宝贵医学术,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中医养生疗法之一,是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它不仅用于治病,也是保健的一种良方。不过,现在很多人看到针就害怕,因为怕针灸会疼,其实,针灸手法得当的话疼痛感是很小的,另外,针灸也有很多注意事项要注意。

  

  针灸特点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针灸的治疗作用

  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那么针灸到底疼不疼呢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针灸、拔火罐等作为中医预防保健的医疗手法,日渐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很多人都怕针扎起来很疼,其实扎针有多疼,这和医生的技术和手法有很大的关系。中医专家说,如果进针手法得当,疼痛就会非常微弱。

  因此选择正规的中医针灸诊疗机构对于患者而言非常重要,针灸调节机能更符合生理规律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和协调阴阳的功能,其最基本的作用是调节,通过调整人体失衡的功能而治疗疾病。

  尽管不用药,但通过调动人体自身“天然药库”的潜力,刺灸穴位可在体内诱发类药性的过程,既可纠正异常的功能,又不会干扰正常的人体机能,所以对于干预亚健康,纠正身心失调,是针灸的优势所在,它在调节机能这一环节上,发挥着比药物更符合生理规律的作用。

  显而易见,针灸也能进补,并且,它不用药的干预,决不会引致毒副作用,一年四季均可施行。它完全是一种绿色的中医膏方,可称之为“针灸膏方”。从这一侧面看,如果说“立冬到,忙针灸”,也是顺理成章的。

  针灸虽然好处多多,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用针灸治疗疾病。

  

  针灸的四类禁忌人群

  1、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2、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3、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4、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针灸时7大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另外,中医专家提醒,露天里进行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无法做到高压消毒,牵扯到扎针、放血等,可能会感染一些传染性疾病,患者应当选择到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就医。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针灸的世界,其实,针灸做得正确到位的话,疼痛感很小,不过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白血病等人群不适宜针灸,如果想要针灸,最好的方法在针灸前 先咨询下医师,看看自己是否适合针灸。

  最后,你是不是又对针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其实针灸是有很多好处的,例如针灸可以缓解身体疼痛、治疗肩周炎、劲椎病、老寒腿等症状都是有很好的效果的。特别是对于爱美的女生们,针灸还有减肥瘦身瘦脸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