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自西汉高祖六年起就拥有涪县,据史志记载,涪翁作为当地的第一位针灸学家,其身份神秘,连姓名也无从知晓一首名为游渔父村的诗,虽然作者不详,却为我们描绘了涪翁的生活场景白云深处碧溪流,渔父逍遥溪上头世事纷繁周秦争霸,他却选择江渚隐居与鸥鸟为伴桃花源的记忆犹在,垂钓纶竿;本书名为黄竹斋针灸医案选编,精心收录了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和针灸学家黄竹斋老先生的一百多个临床病例及珍贵原始资料这些病例源自黄竹斋先生早年在中医研究院西苑附属医院针灸科的工作,以及他在陕西时期的治疗经历,时间跨度涵盖了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和三四十年代编者特别为书中黄竹斋先生常用的;明初杰出针灸家陈会,在神应经中记述的动摇提插捻转三结合的催气手法,切实可用,他首先提出“平补平泻”手法,并倡用十二经补泻理论右手左手同时持针,用双手运针补泻手法则以捻转为主,结合提插,呼吸,开合等法组成参考资料。

唐太医署掌管医药教育,分设四个医学专业和一个药学专业,针灸是医学专业之一,设“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学校教育开创了先河著名针灸家王惟一,在北宋政府支持下,重新考订厘正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于公元1026年撰;贺喜 教授 针灸专家 工作医院北京八珍堂中医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周六上午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深圳卫视天天养生等栏目特邀健康专家新浪健康频道养生坛栏目特邀专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医针灸大师贺普仁教授之子北京针灸贺氏三通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自幼跟随其父学习针灸,未及成年便能用针灸。

在我国的历史传说中,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帝王世纪“尝草制砭”路史砭就是砭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医疗针灸是谁发明的 人们一向认为针灸是中国人在3000多年前发明,但考古学家最近在一个死了5000;宋金元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文献的积累,加快了针灸学的传播与发展进程著名针灸家王惟一,在北宋政府支持下,重新考订厘正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于公元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雕印刻碑,由政府颁行公元1027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铜人模型制成;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而得名书中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任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参考名家学说予以订正,并绘制经脉腧穴图此书还对灵枢·经脉的原文作了注释由于内容简明扼要,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原刊本及石刻碑早佚,现存系经。

李老太太患风湿热,病情严重,经贺主任针灸放血重灸中脘等治疗,身体状况显著改善,能下床行走,两月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完全康复他的治疗方案对464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显效率超过80%,成效显著法学家张友渔博士曾患坐骨神经根炎,贺普仁亲自上门施针,迅速缓解症状,最终康复张博士赞赏其技艺;编写了实验针灸学等两篇教材,可谓中国实验针灸开山鼻祖数十年来,培养了千余名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还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为日本匈牙利波兰意大利苏联等国学生培养做出贡献裴廷辅不仅是针灸专家,还是经验丰富的针灸临床学家,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学术影响,为祖国医学科学研究发展做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