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品观君再一次成功破坏了媳妇儿的海淘剁手大计,当然,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复:“你怎么老是爱写国产品牌多么牛多么牛?平胸而论,人家老外化妆品研发干了这么多年,是不是在技术上已经甩开咱们一个身位了?”
媳妇儿,你这样是不好滴……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你的胸是平的了……
可是话说回来,外资品牌真的在技术上把我们甩得很远吗?真的未必!
品观君表示,咱们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其实各有所长,你有你擅长的领域,我也有我的强项,而且中国本土企业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上是超越了外资品牌的,而且是全面碾压类型的超越。
不信?品观君给亲们扒
·面膜:中国最牛 毫无悬念
本土品牌:不计其数
外资品牌:不计其数
凯度消费者指数的数据表示,现在中国面贴膜市场的体量已经达到250亿元。贝豪集团总经理梁宏丽认为,再过5年,这个数据将变成800亿元;甚至更多。无论是250亿元还是800亿元,这块蛋糕的巨大多数部分都被本土企业抢走了。
事实上,面膜这个品类从兴起、发展到技术革新上做出杰出贡献的都是咱们中国企业。
说起来,面膜品类还是外资品牌SK-II创立的, 1993年,SK-II将无纺布应用于面膜当中可当时人家可是把面膜当做高端小众品类来做。而真正把整个面膜品类发扬光大的却是咱们中国本土品牌。
2003年,美即品牌在广州创立,其创始人佘雨原成为面膜品类从“特殊护理品”向“快消化”转型期扮演了关键角色,当年,美即的缤纷系列在屈臣氏等渠道上架15个SKU,单价仅10元一片。可以说,美即缤纷系列是面膜由特殊护理品转型快消化的标志产品。2013年,屈臣氏渠道内美即的零售额达到4.675亿元。美即也成为屈臣氏能够将面膜品类做强做大的重要推手。
除了将面膜品类从高端线变成了大众线产品之外,咱们的本土品牌还在技术上让这个品类得到了升级换代。
在膜布技术上,全球最大面膜生产厂家诺斯贝尔利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制造的凝胶来生产的水凝胶面膜已经成为新一代面膜的主流膜布技术。贝豪集团则推出了备长炭黑金面膜、生物纤维面膜膜布,在2015年博洛尼亚美容展上得到欧莱雅、雅诗兰黛这种国际巨头的一致认可。
最近,贝豪还推出了从膜材到精华液均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具有防腐效果的001面膜,以及附加珠光膜的丝可拉(Sikara)膜布。这些技术对于许多外资品牌来说都是无法企及的。
无论是在膜布还是精华液的技术上,中国本土企业都远超还在使用传统无纺布与传统精华液配方技术的外资品牌。也是咱们的本土企业给这个品类带来了更多发展和革新的前潜能。
从业绩层面来看,美即的销售额在2012年达到了10亿元,是当时市场上最大的面膜品牌,甚至“逼得”外资巨头欧莱雅花50多亿元来收购。
而在美即的身后,像一叶子、御泥坊、俏十岁等面膜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各个渠道碾压外资品牌,甚至面膜代工企业诺斯贝尔在2015年的销售额也达到了10.3亿元,其中面膜代工业务贡献了超过一半的份额。
可以说,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业绩上来看,中国本土企业都碾压了外资品牌。也难怪梁宏丽会断言“面膜品类,是绝无仅有的、唯一一个能够与外资品牌抗衡的品类。”
·中草药:老外你学不来
本土品牌:佰草集、百雀羚等
外资品牌:兰蔻、雅诗兰黛等
中草药护肤必然是我们的国粹,用脚趾头都能想得明白。因为老外做的充其量就是个草本护肤,为啥这么说呢?听品观君给亲们摆。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草药化妆品在国内的销售额已达250多亿元,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而这里面却有相当一部分被老外赚走了。因为,他们正在“偷师”我们的国粹,而且这其中领头的还是一些颇有实力的外资品牌。
例如,美国品牌雅诗兰黛就推出了红石榴面霜,倩碧品牌在北美推出一款含有米糠提取物和石榴成分的乳液。而数年前,兰蔻就针对中国市场退出了兰蔻元气草本系列(现为兰蔻水光润养系列),该产品在价格上不输于兰蔻的经典产品小黑瓶系列。甚至,兰蔻的东家欧莱雅2005年在中国成立的研发中心有一个重要攻关项目就是中草药创新性原料的开发,兰蔻元气系列无疑是其中一大成果。
然而,无论它们再怎么努力,它们在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使用草本的原料并不能代表一个品牌可以用“中草药”概念作为宣称。佰草集的相关研究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一个草本品牌必须有足够的中医理论作为背书,才能够给消费者传递中草药的印象,否则它只是一个单纯的草本品牌而不是中草药品牌。
欧美品牌的定位本身就和中草药概念有所冲突,不管人家产品做得好不好都会给消费者一种穿着白大褂的洋大夫要给中国人扎针灸的即视感,难免让消费者疑虑重重。
反观国内品牌,中草药护肤早就成为他们与外资品牌抗衡的杀手锏。
据著名化妆品研发人李慧良介绍,随着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中草药成分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中坚力量。中国消费者不再排斥化妆品中的中草药成分,消费者对此类化妆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主打中草药护肤的佰草集和百雀羚都是本土化妆品品牌中的佼佼者。在高端线领域,佰草集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中怡康的数据显示,佰草集是2015年中国化妆品品牌中唯一进入百货渠道Top20的品牌,在百货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
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七白”古方的佰草集的太极丹已经打通的海外市场,曾在法国丝芙兰最佳销售单品中获得第5名的位置,超过了日韩产品。
在大众线,诞生于1931年的民族品牌百雀羚在2008年定位为草本护肤后,迅速实现了复兴。公开数据显示,百雀羚在2015年单品牌年销售额达到了108亿元,已经赶超了许多外资大牌。
不仅仅是护肤领域,在各个品类中,主打中草药概念的产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外资大牌构成绝对的威胁。
例如中草药世家的霸王曾是本土洗护第一品牌,霸王集团在中国洗护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6%。连宝洁这样的大公司看着都眼红。而主打中草药概念的云南白药牙膏现在也是中国本土牙膏品牌的老大,2014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2.4%,仅次于黑人和佳洁士。
对此,品观君只想说,中草药啥的,咱们本土品牌赢得全面,赢得彻底。
·珍珠:这是本土品牌的主战场
本土品牌:欧诗漫、京润珍珠
外资品牌: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等
珍珠也是一款相当多功能的原料,不仅能够外敷,还能内服,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化妆品领域,珍珠可以起到美白、淡斑、祛痘、控油等诸多很实际的美容效果,像资生堂、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大公司都曾经开发过珍珠护肤的相关的化妆品,例如资生堂旗下的高端护肤品牌CPB就曾经用珍珠和蚕丝做过一款面霜。
然而,在中国市场里,在珍珠护肤做得比较出名的品牌却都来自本土企业。
事实上,珍珠护肤一直就是咱们的强项所在。珍珠在中国已拥有2000余年的药用历史,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19种医药古籍中,都有对珍珠的疗效有明确的记载。著名的老中医李时珍更是明确表示珍珠的药效在美肤,还记载了珍珠药用的多种方法。
直到现代,珍珠依旧是咱们中国的国粹,中国是绝对的珍珠大国。而在本土企业中做珍珠护肤最出名的要数欧诗漫和京润珍珠两家,而这两家分别在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两大主流领域占据主导位置。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超过90%的淡水珍珠都来自中国市场,而欧诗漫的核心正是淡水珍珠。珍珠谁都能做,但不是所有的珍珠都是欧诗漫的珍珠。欧诗漫已经把珍珠的研究提高到了分子的水平,能够把珍珠的所有成分、结构都分析得透彻后,将珍珠中的多肽成分有效地提炼出来,而这项技术已经申报了国家专利。
欧诗漫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莫过于欧诗漫珍珠白精萃美白原液,这款产品在2008年上市,并在2012年首次升级,如今仍是欧诗漫最火的单品之一。
“去年(2015年)我们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就投入了2000万,用于珍珠功能成分的分析。” 欧诗漫集团总经理沈伟新表示,今年将继续投入3000万来进行研究中心升级。
凭着淡水珍珠这一核心技术,欧诗漫2015年全年的销售额达到36亿元。据悉,欧诗漫今年的销售额保本预计为50亿元,同时欧诗漫正在向60亿元这一目标冲刺。
咱们淡水珍珠做得牛气就算了,海水珍珠这一高端品类主力军也是咱们本土企业。众所周知,海水珍珠的培养技术要求极高,而专攻海水珍珠的京润珍珠集团也在2015年作出了18亿元的业绩,并对外宣称要在2018年完成90亿元的销售额。
其在2014年,京润珍珠推出的珍珠宝贝品牌在2015年获得了280%的增长。同时,2015年年底的时候京润珍珠已经拥有22个专利,并取得了98个美白特证。
同时,京润珍珠独有的“仿生萃取技术”,能够让活性物得以100%完好存活,使得产品效果远超同类产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京润珍珠还在2015年底正式宣布将“珍珠美容养颜汉方”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京润珍珠也成为国内第一个申遗的化妆品牌。
有意思的是,做珍珠护肤的品牌不仅在中国市场混得好,在海外市场也十分吃得开,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一定要数皇后牌片仔癀珍珠霜。在中国本土只卖30几元的皇后牌片仔癀珍珠霜更是在国变成了奢侈品。
管你淡水珍珠还是海水珍珠,都是咱们本土企业牛气!
· 发酵护肤:老外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做到了
本土品牌/企业:全丽
外资品牌:雅诗兰黛、兰蔻、海蓝之谜
兰蔻小黑瓶和雅诗兰黛小棕瓶谁比较牛?
这场争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毕竟两者的核心技术都是发酵产物护肤。可事实上,发酵护肤技术一直是咱们的主战场,有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女子护肤用的粉就是将米磨成细粉沉于凉水中发酵、去掉酸气沉淀、晒干后的粉末。而这种粉末是可以直接用来敷脸的。也就是说,发酵护肤是咱们玩儿了几千年的东西。直到现代,咱们本土企业在发酵技术上都胜出一筹。
其实,发酵并不是一个很神奇的概念,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酵母菌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下“消化”各种材料,产生新的物质。其实,发酵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常常喝的酸奶、啤酒、红酒都是发酵的产物。其技术难度在于菌种的培养、筛选和发酵(菌种)生长环境的掌控,稍微有一点点细微的差池都会影响最终发酵的成果。用人话说,发酵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发酵概念的护肤品大多卖得血贵。
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高精尖的技术领域里,外资企业确实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例如海蓝之谜的藻提取物就是一种其他企业无法复制的技术,二裂酵母溶液提取物也成为了兰蔻、雅诗兰黛这样的大牌的核心成分。
可事实上,目前老外目前做的发酵护肤品上仍旧存在一个瓶颈——发酵物添加的浓度有限,且发酵物都是以原料的形式添加到化妆品中,无法做到无添加;而高浓度的发酵护肤品因为发酵产物过于稀薄只能做成水剂,几乎无法做成其他品类,甚至无法组成一套完整的产品。
然而,这个技术难题却被咱们的中国企业攻破了。
“通过多年的培育和挑选,我们终于找到一种酵母菌,能够完全‘降解’植物原料,并让最终的产品达到指定的粘稠度。”上海全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祥铭表示,通过使用特定的酵母菌,并添加一些植物油脂,能够让发酵出来的化妆品直接达到指定的粘稠度,成为成品。
换句话说,无论是做成霜还是做成乳,咱们本土企业可以直接发酵出成品,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化妆品体系进行高温乳化,更不用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可以说是真正的无添加护肤品。更有意思的是,因为咱们本土企业做出的产品是从原料到产品一步发酵完成,也就是说,整件产品都是发酵的产物,其中发酵活性物的浓度可想而知。
为啥老外办不到的事儿咱们却办到了?咱们玩儿了几千年的发酵护肤,培育出几种老外培育不出来的酵母菌还是办得到的,不蒸馒头也争口气嘛。
话说回来,馒头也是发酵的产物哟。
说了这么多,亲们现在也对咱们的本土化妆品行业技术有更多的自信了吧,其实咱们本土化妆品企业还有更多的外资品牌不具备的优势,也有许多外资品牌无法战胜的领域。
亲们还知道本土企业有哪些核心技术是盖过外资品牌的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品观君也好拿出来教育下平胸的媳妇儿。
你 可 能 感 兴 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