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可是经络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内经中记载经络就是血管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内经还有“脉者,血之府也”的定义,此后的中医经典著作也经常见到“血之随气,循环经络”“血循经脉。

针灸学名词当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一定时间者称为留针作用可增强和延长针刺效应。

举一个例子,经络是针灸学的重点理论概念,我们国内人卫版中医高等教育教材经络腧穴学中对经络功能有一个概括笼统的定义,即“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反应症候”这是我们现代学者对经络功能的总结,但这是否是对经络功能的正确全面的阐释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至少,对于具体的经脉的作用没有阐明。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中文名 穴位 外文名 Acupuncture point 别名 腧穴。